三围小说网提供百花笑生文集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三围小说网
三围小说网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重生小说 现代文学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两性小说 灵异小说 幽默笑话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侦探小说 经典名著 官场小说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狼性村长 工地风情 乡下舂天 美女佳韵 借种经历 异域生活 吟语低喃 妙手神织 舂染绣塌 子夜子荣 忘年之性 昭阳趣史
三围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百花笑生文集  作者:百花笑生 书号:8855  时间:2015/1/5  字数:3233 
上一章   浅论金庸小说中武功描写的魅力    下一章 ( → )
  现代汉语小说家中恐怕没有人的名气能与金庸相比,《金庸传》的作者冷夏说:“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除了金庸,极少有哪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如此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

  金庸凭借十五部气象万千的武侠小说,无可争议地成为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

  与金庸同时代的武侠小说家有很多,如梁羽生、古龙、黄易、温瑞安等等,为什么金庸能够卓尔不群,成为武侠小说界的泰山北斗呢?

  因为金庸的小说有无穷的魅力。他的小说笔势雄健,气魄宏大,大开大阖,于江湖中有爱恨情愁,于朝廷中有宫闱秘史,于打斗中有文学艺术,于谈笑中有哲学内涵。他的小说受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就小说本身来说,它首先是武侠小说,而“武”是武侠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人们爱看武侠小说正是因为书中人物对武功的展示吸引了他们,人物打斗的烈、紧张的气氛使读者热血沸腾,打斗中恐怖的场面与打斗中的细节描写形象真,使读者身临其境。

  大凡武侠小说都有对武功打斗的描写,一般的武侠小说对“武”的处理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照本宣科”即根据中华武术的门派中的拳法剑术实写,如平江不肖生。这种方法虽然中规中矩,实事求是,却过于呆板,没有想象的空间;第二种是“离奇夸张”即作者大胆想象,将人物的武功写的飞天入地,无所不能,如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这种离奇夸张的武功描写,虽然华丽绚烂,热闹纷呈,却没有实质的东西让人回味。第三种是“避实就虚”即简写招式,着重刻画气氛与场面,如古龙的作品。这种写法虽然巧妙,却少了武侠小说中“武”的经典描绘。这三种描写武功的手法各有各的长处,然而,却都没有“武”的内在的意蕴,没有多少值得回味探讨的地方。

  金庸的武侠小说突破了这些局限,他的创意天马行空,如神来之笔,许多讲武、演武、学武与打斗的场面、细节都令人拍案叫绝,同时小说从武功所表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底蕴,哲理气息令人回味无穷,惊叹不已。

  一、金庸小说中武功的哲学美

  中国的哲学,从早期的、五行、道、气等哲学名题,到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以及道教的神仙养生理论、佛家的禅意识,都体现了东方文明的深奥和神秘。受中国哲学精神影响的中国武术文化,具有其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在金庸武侠小说的武功的描写中尤为突出。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不仅是文化艺术美的体现,也是哲学美的体现。哲学是呈现在人的思想领域里最美的奇葩,这种美表现为思维美、思想美、智慧美。这种美是一种人美、境界美、自由美,它具有化育智慧胚胎、培植幸福心灵、开拓美好人生的奇特功效。

  如果说武功的文化艺术美是技进乎艺的体现,武功的哲学美就是艺进乎道的体现。道家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万物皆生于道。既然道道皆通,那么武功之道与文艺之道也是相通的。

  金庸笔下的武功描写独特,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不同的武功境界,同时这也是他们的人生境界。由武功而看人生,描写最经典的是独孤求败的剑之境界。

  利剑——弱冠前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独孤求败年轻时用一把所向披靡,吹断发的宝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不仅是对剑的描写,同时也是这个时期他的性格写照,这时的独孤求败初出茅庐,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硬打硬拼,勇往直前。

  软剑(紫薇软剑)——三十岁前

  这时的独孤求败经历了年少的冲动,从过去取经验,不再一味的冲锋,他已经懂的掌握剑刚劲的反面——柔软,懂得以温柔谦逊去对刚猛凌厉,以柔克刚。

  重剑(玄铁剑)——四十岁前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这时的他已经舍弃了华而不实的俏丽剑法,剑法趋向实用,一招一式,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能够举重若轻,达到了反蹼归真的境界。他的人生在经历了成功失败,悲离合,大起大落后,开始走向回归。

  木剑至无剑——四十岁后

  这时的他虽已年老,精力衰退,但剑上的修养更为深,已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以万物为自己的剑,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此时的他已经不需要兵刃,两手空空其实暗含庄子“不役于物”的哲理,即不为外物所奴役,而万物皆在其手中。这个阶段代表老年人的睿智,经验广博,修养上见识上的博大深,是经历了拼搏后回归自然的领悟。

  武功修养的渐进正是人格修养的渐进。对武学的修养自然是时间越长,领悟越深,人格修养也是如此。即使是张无忌这样的高手如果没有从小被谢逊着背武功诀窍的话,有了九真经也未必能学会,尽管他武功高深,武功修养与人格修养也是无法与张三丰相比的,就象张翠山说的,永远也追不上他的师傅,只能步亦步,趋亦趋,望尘莫及,自然是他领悟不如张三丰,且对武学理解少而学多,所以学识高深的张三丰能创造出太极拳,对武学颇有慧的老顽童能自创出空明拳,而年少的张无忌只能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能自创,正是年少而学识浅薄的缘故。一个少年即使聪明绝顶,也只能是少年中的佼佼者,而不是江湖中的佼佼者。这种写法正是技进艺,艺进道的轨迹。所以即使是孔子这位圣贤,也是“十又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不逾矩”而非年少得道。

  金庸小说中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武功的哲学美,如《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给令狐冲说剑“活学活用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背。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的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风清扬的说剑对于食古不化、死板教条的人来说是当头喝。人类的一切技能知识都不能死记硬背,拘泥于现成的一招一式,而要理论结合实际,活学活用,高手正是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才成为了高手。

  金庸的武功力图通过有限的具体的“迹”去寻觅中国哲学精神中无限的抽象的“道”透出哲学的人生,远胜于一般武侠小说的武功描写。这样的描写,从武功的渐进中体现人生的渐进,体现人在岁月的变迁中知识的广博,修养的深厚。读者从中不仅看到了了武功的经典,武学的奥妙,更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二、金庸小说中武功的性格美

  人物性格是现实主义目光的聚焦点,描写性格可以看出这个人内心的精神状态和本质。金庸独树旗帜,给人物的武功加以性格的渲染,把书中人物的性格与他所学的武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武侠小说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武功本身并没有性格,但人物却根据自己的性格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了某种武功,这种武功的风格与人物自己的性格相符合,因而,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人物的性格从武功的选择与运用中出来。从武功的选择中了解人物的性格,从武功的展现中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金庸小说的独特之处。

  金庸利用武功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他的****作《书剑恩仇录》中便有了。

  主人公陈家洛所使的百花错拳“…这拳法不但无所不包,其妙处尤其在于一个”错“字。每一招均和各派祖传正宗手法似是而非,一出手对方以为定是某招,举手敌之际,才知打来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微每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旁人只道拳脚全打错了,岂知正因为全部打错,对方才防不胜防…”

  这一段所说的是百花错拳的妙所在,虽然它在文中不是最厉害的武功(其后,陈家洛自创的“庖丁解牛掌”才是高深莫测),但是它却与陈家洛及其师傅袁士霄的性格与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WWw.SSvvXS.cOM
上一章   百花笑生文集   下一章 ( → )
百花笑生文集无弹窗是百花笑生的经典之作,三围小说网提供百花笑生文集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三围小说网是百花笑生文集无弹窗阅读就选之站,百花笑生文集无弹窗精心整理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