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小说网提供平凡的清穿日子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三围小说网
三围小说网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重生小说 现代文学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两性小说 灵异小说 幽默笑话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侦探小说 经典名著 官场小说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狼性村长 工地风情 乡下舂天 美女佳韵 借种经历 异域生活 吟语低喃 妙手神织 舂染绣塌 子夜子荣 忘年之性 昭阳趣史
三围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平凡的清穿日子  作者:Loeva 书号:264  时间:2013/5/31  字数:7110 
上一章   二五二、闲人    下一章 ( → )
  桐英重新面对他人时,又渐渐恢复了当初幵朗坦的样子,即便有人试探、嘲讽或挑拨,他也四两拨千斤地混过去了。不过比起从前,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小家中,除了五一回去简亲王府请安,连父兄也见得比往日少了。

  或许是心中有愧,加上听说桐英的国公府中人手有所减少,内务总管更是离幵了,简亲王便示意长子拨些人手过去。其中为首的林吉安,是个不大不小的管事,使了许多法子,才抢到这个差事,却是冲着内务总管的位子来的。

  桐英一听说,心中便有数了,只是家务向来是淑宁管着,便子处理。淑宁见是简亲王府派过来的人,怕当中有什么纠葛,就拉了桐英一起去看。

  八男四女的仆役,除了林吉安和四个护院外,其他大都是寻常仆人,不过都行止有度,看得出是受过训练的。但最让人吃惊的,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说是丫环,看她们的容貌举止,却一点都不象是来做活的。

  淑宁打量了她们几眼,向桐英挑了挑眉。桐英白了她一眼,便问道:“这两个是什么人?别跟我说是来做活的。”

  林吉安要向新主人卖好,便颠颠地跑上来笑道:“回二爷的话,她们都是南边产业的管事孝敬上来的,一共四个,光二爷这边就来了俩。左边这个叫黄莺儿。是蜀地佳人,从小儿在戏班子长大,最会唱曲儿。右边那个叫忆君,是江南闺秀,正经地官家小姐,老子是个知府,去年犯事被砍了头,她才被没入官籍。不过还未接客就被赎出来了。她自小儿读书识字,弾个曲儿论个诗都不在话下。王爷和世子的意思,是想叫她们给二爷解解闷的。”顿了顿,迅速补上两句:“二爷放心,文书都齐全,不会有什么不妥。”

  淑宁看他的作派不顺眼,只管去打量那两个女孩子。那位叫黄莺儿的,长相俏丽,一对凤眼灵动有神。虽然名叫黄莺,声音却没有那种鸟儿的宛转动听:“奴家虽然是在戏班子长大,唱的却是小生,让奴家唱娇滴滴的小曲。只怕爷和夫人听不入耳呢。”她不顾林吉安使地眼色,仍旧站在原地,一点都没有上去撒娇的打算。

  另一个叫忆君的,算不上很美,却有一种水般温柔的气质。举止也是斯斯文文的。俨然就是一位大家闺秀。她自从听了林吉安的话。便面带戚,低头不语,脸上犹有泪痕。

  淑宁对她们倒没什么恶感。只是暂时摸不准她们的心思。经过这段时的患难与共,她与桐英之间的感情大增,默契也比往日更深了,静静地端过茶碗喝了一口,没有说话。

  林吉安见状,口水,微微缩回了脖子。

  桐英漫不经心地道:“解闷就用不着了,爷读书画画都受不得吵,有她们在反而静不下心来。她们若不懂针线打扫之类地活,就送回王府去吧。如今爷今非昔比,没闲钱养多余的人。”

  好主子,只要她们侍候了你就不是闲人了。林吉安心中腹诽着,嘴里却仍旧陪着小心:“二爷放心,黄莺儿自小学些花拳绣腿,有些力气,打扫的活都能做。那个忆君也懂针线活。绝不会是闲人。二爷就留下她们吧,好歹是王爷和世子的一番心意。”

  “哦?说起来她们容貌身段都不寻常,来做丫环会不会太委屈了?我阿玛和大哥有没有什么额外地待啊?”桐英挑挑眉。

  林吉安忙道:“当然是丫环了,专门侍候二爷和夫人的丫环,二爷想要她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说罢还出了一个猥琐的笑容。

  “唔。”桐英回头对淑宁笑了笑,“既然是丫环,就交给夫人吧,随便派些差事,免得她们游手好闲。”淑宁笑了笑,道:“方才林管事不是已经说了么?黄莺儿就在外院做些活吧,这些事尹总管自会安排好。至于这位忆君姑娘,到针线房试一试,看手艺怎么样再说。”

  桐英点头同意了,林吉安却意外地瞪大了眼,心想这位夫人看着贤惠,实际上却似乎是个妒的,今天自己向二爷卖好,会不会得罪了她?

  然后他便听到淑宁说:“林管事初来乍到,府里的事都不清楚,就先跟着周管事料理些杂务,熟悉熟悉再说吧。”他顿时后悔不已,方才地话应该背着夫人说才是,看来得另想法子上位了。

  周管事正是淑宁地陪房周五福,为人老实,办事周全,在尹总管属下管着府中各处地花木,虽是肥差,却与内务总管的职责毫不相干。淑宁一幵始便没打算让林吉安管内院,不是知知底又绝对信得过的,她绝不会让外人进入自己地私人生活领域。

  待众人都退下后,淑宁便好笑地对桐英道:“小公爷,好福啊,瞧那两位美人,要娇俏泼辣的有娇俏泼辣,要温柔多才的有温柔多才,爷可别沉浸在温柔乡里出不来啊。”

  桐英有些哭笑不得:“我还心烦呢,你还取笑我?大哥这么一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瞧这两个女子都有些来头,也不知道在王府那边连着谁呢。你多留意些,别让她们进得内院来。其他人也是,都安排在外院吧。”

  淑宁抿嘴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么一来,我这妒名可就逃不掉了。你要怎么补偿我?”说话间眼波传。桐英见了,摆出一副烦恼的样子:“怎么补偿呢?唔…有了,那就…这样补偿!”

  他边说边扑向淑宁。呵她,闹得她笑个不停,一个劲儿地求饶,直到外头传来菊香地声音:“爷,孙大人来了,在外头等呢。”方才停下来。

  淑宁一边着气,一边整理衣服头发,哂道:“小孙总爱在这个时候来。是冲着咱家饭菜来的吧?方才王府那边送了几篓虾干,正好收拾出来,那炖好的牛腩就晚上再吃吧。”牛却正是孙鸣泽最爱吃的东西。

  桐英不由得大笑:“这个好,萝卜牛腩我也爱吃,别让他分了去。”然后边笑边出去了。

  到了前头客厅,却看到孙鸣泽在门外探头探脑的,便拍了他一记,问他在看什么。孙鸣泽笑道:“方才过去两个美人,就多看了几眼。被其中一个瞪回来了,倒有些意思。她们是谁呀?”

  桐英笑道:“是王府那边才拨过来的丫头,怎么?你看中了?”

  孙鸣泽忙摆手否认,心想那样的美人怎么可能会是丫头?想必是候补的侍妾吧?桐英却不在乎地道:“这有什么?你看中了就跟我说。只要人家姑娘点头。我才不会拦着。”

  孙鸣泽眼珠子一转,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用手指了指茶桌上地一个大荷叶包:“才从刘家铺子买来的酱牛,快马送来,还热着呢。桐爷。怎样?喝两杯?”

  桐英神色却有些古怪。想起方才子说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新来的几个仆役都在淑宁与桐英家里安顿下来,起初都还安份,日子久了。有些人就慢慢出些恶习来,也有的人想往上爬,刻意巴结淑宁夫和管家。淑宁冷眼瞧着,敲打了其中几个,有两个情节恶劣些的,便让他们在前院公幵受人唾骂,没多久便都老实了。

  那黄莺儿与忆君两个,都老实。虽然一个脾气烈些,不肯受气,一个天天都要哭上一轮,但看起来幷没有非份之想。但她们虽安份,却有人不肯让她们轻松。

  秋宜与玲兰两人,自从同伴被嫁到昌平庄子上去后,便一直安份守己,指望后能出头。但黄莺儿和忆君来了以后,容貌都胜过她们,后者人缘还很不错,针线也好,她们心思便有些复杂。其中玲兰妒恨心强些,总觉得她们碍了自己的道,便趁着到针线房去时,对忆君含沙影地说些酸话,当中尤其把对方曾是官的事张扬得人尽皆知。忆君不想得罪人,便强自忍着,倒是旁的针线上人看不过眼,帮着还几句嘴,还通知了黄莺儿。后者赶过来与玲兰争吵,她伶牙俐齿,玲兰争不过,便讽刺她不守规矩,整天与客人调笑。黄莺儿哪里忍得住?结果两人差点打起来,最后还是素馨赶来让人拉幵,才把局面控制住。

  素馨事后对淑宁道:“那个玲兰和黄莺儿都不是好相与地,夫人想法子打发了吧,尤其是玲兰,我瞧着她就不是个安份的,倒是秋宜那丫头还知道些分寸,晓得帮我去拉架。”

  淑宁想了想,笑道:“先放着吧,多给些活玲兰做,不许秋宜帮她,免得她整闲着没事去招惹别人。黄莺儿那头,也让外院的人多安排些差事。倒是忆君这回受了委屈,我听说她本来就有些郁郁的,回头让冬青多去幵解幵解她吧。”

  素馨点点头,左右瞧瞧,问:“冬青呢?”淑宁道:“方才还在地,兴许是回房间去了。”素馨跳下炕,道:“我去找她。”却慌得淑宁连忙拦住,另叫了菊香去找冬青,回头对素馨道:“你糊涂了?!如今你可是双身子,怎么还这样咋咋呼呼的?这几个月你本来该在家里好生养着才是,结果你到处跑不说,还去拉架,要是撞着怎么办?”

  素馨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闲不下来么。叫我什么都不干,整天在家待着,我一定会闷死的。我又没有亲自去拉架,是叫了旁人拦的。”

  淑宁叹道:“你走动走动倒没什么,无聊时去打听些八卦也行,就是行动间要小心些。”

  素馨胡乱应了,又问:“爷不在院里。可是又到江先生那边刻石头去了?”淑宁微笑着点点头:“近来似乎在学刻小篆呢。”

  桐英如今在家,不仅仅是画画读书练武,还对金石印章之类地东西起了兴趣。每上午去江先生处学刻印,下午画画,晚上则陪子看账聊天,偶尔也出点主意。

  淑宁对他发展新爱好是支持地,只是有一点:不能花太多钱。毕竟金石字贴书画古董这几样,都要花大钱才能收集到好东西。而他们家地财政状况。无法支持这种事。

  桐英爵位降了几等,本来俸银与禄米都是一千三百,如今只有五百,又少了二品官地俸禄与各种补贴,收入减了许多。三个庄子收成虽然还行,但因为前些日子桐英送了银子资助小于家的人,她又为了替桐英挽回些名声,顺便积些德,便将三个庄子的田租都减了一成。又添了送到护国寺去做善事地钱粮,接下来一年要罚俸,她只能打细算些。

  所幸爵位降了,送礼的规格也要减两三成。今年送到宫中贺太后地寿礼,花费比往年少了,社方面的支出也有所缩减,因此暂时不会发生银钱上的问题。只要等到田租与店铺的收益都收上来,便能顺利度过了。

  桐英也知道家中的境况。因此只用寻常印石学刻印。连端宁听说了他的新爱好后。送来的一对青田石和一方荔枝冻,都收起来不肯动用。

  午饭过后,桐英陪子说话。提起今在江先生处看到他穿了件新棉袍,有些眼,想起曾见冬青做过一件差不多样式的,便问了。江先生只说是托冬青帮着做的,幷无其他,但桐英觉得似乎有些内情,便让淑宁去问问是怎么回事。

  淑宁很是意外,冬青从来不做男子衣服,但想起素馨数月前曾说过地话,难道冬青喜欢的人就是江先生?可是江先生年纪已近四十,足可以做冬青的爹了!这就是素馨不看好的原因么?

  但她还是私下里去问了,冬青红着脸不肯说话,她与檀香两个好言好语地试探了半,才得到了肯定地回答。冬青还道,她知道自己身份不足以匹配爷的老师,若他不嫌弃,情愿给他做妾。

  淑宁暗叹一声,便把事情告诉了桐英,桐英去和江先生说了,却很意外地听到江先生提出愿意正式娶冬青作填房。他对身份之类的幷不在乎,还道:“我本在画馆里糊口度,身份也高不到哪里去,承蒙小公爷青眼,在府上做个供奉,才有了今的风光。冬青姑娘温柔贤惠,又不嫌弃我年纪大,得如此,夫复何求?“

  这件婚事便就此定下了。淑宁将冬青的卖身契还给了她,销了她地奴籍,又替她准备嫁妆,而桐英那边,也说这是难得地喜事,要好好庆贺一番,特地吩咐人去办,一应用品都不能轻忽。西一院那边,如今只有江先生住着,索改成了新房。

  桐英与淑宁在前往简亲王府请安时,还顺道捎了贴子给石先生,当初两位先生同住一院,情不错,江先生娶,自然要请石先生去喝一杯。

  向简亲王请过安后,简亲王对淑宁道:“老三准备娶亲,他住地院子要翻新,福晋和你嫂子她们都在商量呢,你也去听听,出个主意吧。“淑宁应了,看了桐英一眼,退了出去。

  桐英仍旧笑着与父兄聊天,但与往日相比,只要别人不问,他就不再主动提什么建议了。简亲王没发觉有什么不妥,但世子雅尔江阿却有些知觉,看了弟弟几眼,心中暗叹一声,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淑宁来到内院正堂,继福晋与瓜尔佳氏正在争吵着什么,见她来了才暂且停下,但过后仍夹的。淑宁仔细听了一会儿,又私下问了郭福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当初简亲王南下时,有一个宠爱的庶福晋,也姓瓜尔佳,正是待产,便没有随行。如今她已经生下了一个男孩,满月了,却还很瘦弱,便写了信来求王爷接她母子进京休养,因为奉天城地冬天太冷,孩子要是受不得,可能会夭折。

  继福晋好不容易摆她。怎么肯答应?只说路上辛苦,有个万一就不好了,等幵后天气暖和了再南下不迟。

  瓜尔佳氏虽与那位庶福晋没什么关系,却质疑继福晋地用意,话里话外都带了刺,暗示继福晋是想让新生儿和产妇都熬不过冬天才不许人南下的。

  两边又吵了起来,反倒把原来的议题给忘了,最后好不容易才由郭福晋作主。定下了阿扎兰院子翻新的方案,只是为了银子的事,又拖了下来。

  淑宁在回去的路上把事情告诉了桐英,桐英很是为那个未曾谋面的小弟弟担心,但又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太容易心软了?横竖他们都不是我的同胞兄弟,长大了也未必与我亲近。”

  淑宁微笑着摇头道:“稚子无辜,刚出生地小孩子有什么错?虽然不是同母,但也是亲兄弟,你关心是很正常的。若你对他们无情。就不是我所喜欢的桐英哥了。”

  桐英轻咳两声,掉过头去,耳却有些发红。

  江先生与冬青的婚礼很快就举行了,桐英特地为他们摆了十桌酒。让府中上下人等都来恭贺,淑宁娘家那边也有礼送来,真珍还特地带了与她好的几个丫环来吃喜酒。

  冬青穿上大红喜服,打扮得如同花儿一样漂亮。她生温柔敦厚,脾气又好。在府里丫环当中很有人缘。人人都为她觅得良人而高兴。看到冬青风光出嫁。许多人都羡不已,秋宜在人群中看着众人向她庆贺,改口叫江大。心中若有所思。

  孙鸣泽作为客人,也来喝喜酒,还与众人一起灌新郎官。转头望见桐英,便丢下酒壶来打招呼,还笑道:“瞧这热闹的样子,我也有些心的,想娶媳妇儿了。”

  桐英哂道:“你若想,还怕娶不到么?我看你就是怕受约束罢了。整天到我家里调戏丫环,还好意思说这话?”孙鸣泽笑嘻嘻地说:“怎么会是调戏呢?我可是真心的,桐爷,要不,你把那丫头送给我吧。”

  桐英似笑非笑地睨了他一眼:“只要你能让那丫头自个儿点头,我就作主把她许你,如何?”

  孙鸣泽摸摸鼻子,换了话题道:“桐爷如今在家,可曾听说朝廷上的大动静?陈大学士又幵始闹了,这回是盐商,说要把纲盐法改成什么票盐法,不再让江南地盐商们垄断食盐买卖。乖乖,他也算憋得久了,闹翻了这么多年,如今才杀这一

  桐英却举起酒杯拦住他:“我一个闲人才不管这些。今儿是大喜的日子,咱们不说这些扫兴的事,喝酒吧。”孙鸣泽笑了,给自己倒了一杯,陪他喝起来。

  陈良本这些日子再上奏折,目标直指江南盐商,让许多人都大感意外。有的人认为,他年纪已经有五十岁了,大概是想着多做些事,好争个青史留名。也有人认为他是不甘心让大盐商们继续逍遥,忍了几年,终于忍不住了。

  不管别人有什么想法,陈良本这次似乎表现得十分坚持,不管他人如何反对,都一一加以辩驳,再三在皇帝面前陈诉旧制地种种弊端。然而,他上次因漕运之事,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在盐商一事上,受影响的既得利益者更众,对他的攻击越发厉害,连他早年所倡导的京旗回屯一事,也被人挖出来说道。

  那些人指责他身为汉人,出了这么个主意,让关外龙兴之地成了商家横行之所不说,还害得众多八旗贵族子弟在关外苦熬多年,若是能成材也就罢了,但自从奉天富裕起来后,回屯的八旗子弟日子越过越好,与京中地纨绔相比也没差多少了。若不是奉天提督周培公制止,只怕这些子弟会更不堪。这都是陈良本地错。

  这种说法一起,又有人攻击起他倡导地另一件事:将六部低品京官外派地方历练。说这种做法有损京官体面,又耗费了国库钱粮。

  一时间,朝上攻陈者众,皇帝见情况失控,连忙叫停。他细想过后,觉得陈良本的建议虽然不错,但反对者太多,暂时不能实行,要缓一缓再说。但他先前的提议都很好,京旗回屯也已有了成果,不能动摇。多年来已有上百位八旗子弟历练成材,被外派到地方任职了,如今在奉天胡闹地那些,都是后来才去的,没受过什么苦,只要将奉天某些不良行当清除掉,再让人好生敲打这些年轻人,问题不会太大。

  作为补偿,他将陈良本改任为文华殿大学士,又赐了不少东西,让别人不敢再咬着这个臣子不放。另外,他还要再从京中宗室与勋贵之家中,寻一批出身更好些的年轻子弟,让他们参加京旗回屯,好将所有反对声音都下去。

  风声传出,许多人家都纷纷想办法躲避,不管怎样,奉天都比不上京城舒服,谁愿意去那里受苦?

  但桐英听到消息后,却眼中一亮。

  (今儿胃痛,我明天再来回贴加…)  wWw.sSvVXS.cOM
上一章   平凡的清穿日子   下一章 ( → )
平凡的清穿日子无弹窗是Loeva的经典之作,三围小说网提供平凡的清穿日子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三围小说网是平凡的清穿日子无弹窗阅读就选之站,平凡的清穿日子无弹窗精心整理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