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小说网提供安徽江耶文集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三围小说网
三围小说网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重生小说 现代文学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两性小说 灵异小说 幽默笑话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侦探小说 经典名著 官场小说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狼性村长 工地风情 乡下舂天 美女佳韵 借种经历 异域生活 吟语低喃 妙手神织 舂染绣塌 子夜子荣 忘年之性 昭阳趣史
三围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安徽江耶文集  作者:安徽江耶 书号:5554  时间:2014/8/14  字数:3360 
上一章   知音    下一章 ( → )
  秋天,暮晚,风凉了。村落很小,蜗居在山下,冷清而单薄,仿佛一阵风就可以吹走。一个异乡人在暗然抚琴,头和身子与琴音相和起伏,独自沉醉。庄稼汉、樵夫、工匠及妇人、孩子,围了一大圈,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弹琴人并不理会,灰白的长衫在风中飘拂,像离枝叶片的舞蹈,沧桑、孤寂、固执。突然,人群后面一个人高声而起:“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弹琴人似乎没有没有听见,仍然自己沉,只是手指方向和节奏在琴上稍稍转换。那个声音又一次起来:“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水”弹琴人这才站起身,颤巍巍地走上前去,一把抓住说话者,热泪横,半天无语。秋去来,弹琴人再去寻访,听琴人已死。弹琴人随将琴摔碎,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就是《吕氏秋·本味篇》记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这个故事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了。在这里不惜笔墨地长篇引用,我觉得是文章的气氛需要,而不是在简单地讲述典故。

  知音难觅。“知音”这个词本身就是诗意的,知道声音,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多么厉害。言为心声,音自心来,知音当然就是知心了。一个人的心思能被别人了解,很不容易。一个人心思能被别人尊重,就更不容易。鲁迅曾借用何瓦琴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瞿秋白。瞿秋白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35年3月在福建游击区被国民逮捕,同年6月18在福建长汀殉难。瞿秋白牺牲后,鲁迅十分悲痛。他收集、编辑了瞿秋白译的马克思、列宁、高尔基等人的文学论文,写了序言,并写了这则广告文字。苍茫人海,落,如此伟大的人物,有那么多人紧紧追随,在寻找朋友时的要求只有这么一点点,我们可以从一管之中窥见一种残酷的真实。

  是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像俞伯牙与钟子期,像李白和杜甫,像鲁迅和瞿秋白,像蔡锷和小凤仙,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像阿伦特之与海德格尔,等等。虽然不能亲临其境,但有了听说和想象,也就能足心里的审美需要了。在岁月的长河里,个人的一辈子是很短的,像一尾光滑身子的鱼,无法和任何人真正拥抱、融合,如果气味相投,能够相濡以沫就很不错了。‮体身‬上的不足应该由精神来补偿,感受里的虚空和积愤只能由感情来填充、倾,而可靠的、安全的东西往往都被隐蔽在‮体身‬的最深处。放弃后顾之忧,透过现象,深入进去,让心与心的会自在而恬静,这样的对象确实不好发现和选择。知音之贵当在于此。

  多少年前,一个同室生活两年的同学踏着黄昏的碎片,从村口向我的方向走来。我坐在门前,不动,老僧入禅一样定定地看着他。世界如此自然、和谐、美丽,牛羊归圈,犬绕笼,孩子们在打谷场上玩耍,村民收拾农具、打扫门前,不少房顶上的烟囱口冒出袅袅的晚炊。没有人注意到什么特别的事件就要发生。我也一样,觉得一切正常,应该如此。相视一笑后,我拉过两个小矮凳子,我们分别坐上,紧一句慢一句的话语透着暮晚的从容,那些往事和未来一一掠过,在持久的蝉鸣里把世事全部参悟透彻。那时我们刚刚毕业不久,已经是天各一方。他捏着从毕业留言册上抄下来的地址条子,千里迢迢一路打听过来。现在,他坐在我的面前,所有的时间和艰难都已经被忽略,只有我们俩是具体的、生动的,充着热情,把这一段最普通不过的时光深刻地命名。虽然不会成为什么佳话,但在这样一个黄昏里,我的同学穿过昏黄的光线,把前前后后都得模糊而恍惚,像雾气一样失去了确切的边界,而此时就立在其中,特行独立,在以后的时光中经常返回再现,为我们的友谊和默契作证。

  这的确是一首朴素的田园诗,我们在同样的心境中收获上天赏赐给你们的诗意。这里永远是来自天上的阳光明媚,朴实、清新、明晰,绝对涉及不到阴谋和晦暗。

  世俗之中,知必然抵达一种功利。以上的也是,美好一点的是在于心灵上的获得。而这也是收获了一种自我足。

  知的境界,有的时候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知君莫如臣,知夫莫如,知子莫如父,等等。是对习的积累归纳之后的认识,有智慧的因素,也有目的追求中的努力。这不是知音,而是掌握,是控制,是日常生存的混沌里“不得不”的必然,只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动。这样的“知”没有灵,不会生动,不是奇迹,不应该是知音。知音是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相对无言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个人的感觉同时生发,一个境界里的共同抵达,两块同类异质的石头相遇后尽然迸发灿烂的火花。

  的确,知音之后,等于掌握了心,掌握了对方的意志。“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也。”从豫让的话里可以看到,在未行动之前,他已判定自己“必为…而死”这样才可“报智伯”至于能否实现现实的目标,反倒不怎么重要了,他需要的只是一死。(《史记·刺客列传》)以小人之心度一下君子之腹,当初智伯肯定充分掌握了豫让的心理,才在日常中做了大量工作,期冀有朝一投桃报李的实现吧。而事实也是如此,很多人在被别人充分把握意识之后,就被引导着一步一步走事先设计好的深渊之中,而且心甘情愿。

  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在社会关系的维持和发生中,人与人之间,看其脸色,听其话音,想其心思,总是有很多人活得小心而努力钻营之。官场上,下属捉摸上级;生意场上商人了解顾客心里;恋爱中的人,双方互猜想法。一方对另一方心有灵犀,一方是另一方的知音。这只是单方面的知知己后的知心。这是人类进入社会有了利益给取之后的大势所趋。当你的一次举手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被别人心领神会,并被捧上高天,执行得彻底完全之时,我想也许你的鼻子上已经被此人穿上了一绳子,不是你管他,而是他在管着你,你在某些方面肯定再也不能离开他了。他这是游刃有余,所有的行为看似不经意,但却都在于他的意志之中。

  如果这样地被人所知,也许也是一种幸福,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甚至是人生的危险。可以想象,一个人生活没有距离的空间中,对于对方是完全的公众人物,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而且还被他牵着鼻子走,而且还是肯定地走向阴暗之中,能不让人脊背发凉吗?

  当然,若真是广泛地为人所知,以才情以真情为人们接受、认可,那倒是大大的好事。“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朋友执手相告,你去吧,即使是壮士一去不复返也不要担心,你不会是孤单的,到处都是你的土壤,你可以随处落地生,落下后就会被人很好地照料。

  这是在古代了。现代呢?科技迫人们走向越来越狭小的空间,一个电话,一个短信,甚至坐交通工具,就能一千里、万里。地球成了一个村子,放眼一望,风景俱收,没有一点可以后退的可能。大家都知此知彼的,没有一些隐私,透明地为阳光曝晒,肯定会焦头烂额的。如果再处于利益的旋涡之中,防不了某处突然而至却也能准确击中的的一支暗箭,能不让你整天地提心吊胆、忧急如焚吗?

  去远方吧,远方才有朋友,才有可以放心付的人。或者,不去也行,彼此心里有了,可以千里之外地神,可以见首不见尾地一笔带过。美丽在于有一段空隙让我们想象,甚至无边的空白,在漫长的时光中,我们渐渐淡了下来,而记忆恍惚之中,那些空隙就凸显出来,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自然美。

  夜深沉,独坐在电脑前,戴上耳麦,两手频繁地敲打键盘。爱在远方爱着,甚至不是远方,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地方。我想象着是一个美女,才华横溢,温柔贤良,善解人意。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她有好感,喜欢。我无需求证为什么喜欢,为什么爱;无需考虑现在有什么影响,以后有什么后果。我说,尽情地说,所有的烦恼、苦涩,所有的快乐、疼痛都说出来。我可以是软弱的,可以是狂傲的,可以躲进另一颗心里接受抚慰,可以让她接受我的放不羁,甚至放形骸,让我一次高大、成就起来。这是现实生活中永远不能做到的。而幻想的远方、虚拟的知己却可以,可以完整地实现。现在好了,一电线相牵,最直接地打通关口,不会再一点设防。什么心思都能无虑倾出,什么事情都能率而为。在这样的方式中,琴瑟和谐为完美的一致。这是最彻底的知音,这也是最后的知音。  Www.SsVvXS.cOM
上一章   安徽江耶文集   下一章 ( → )
安徽江耶文集无弹窗是安徽江耶的经典之作,三围小说网提供安徽江耶文集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三围小说网是安徽江耶文集无弹窗阅读就选之站,安徽江耶文集无弹窗精心整理出精选。